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
一、千古名句及其出处
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是唐代诗仙李白在《行路难其一》中的壮丽诗句。这句诗不仅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,更成为了许多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座右铭。这句诗在现代被广泛引用和传颂,成为了激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信念,积极面对挑战的象征。这句诗出自李白的组诗《行路难》的第一首,全诗以“行路难”隐喻人生道路的坎坷与曲折,但结尾却以昂扬姿态展现对未来的坚定信念。
二、诗句解读
字面上,“长风破浪”借自然景象比喻冲破现实的阻碍和困难,“直挂云帆”则描绘了一种扬帆远航的决绝姿态,勇往直前,无惧风浪。“济沧海”则象征着抵达理想的彼岸,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目标。整句诗直译过来就是:终将乘长风破万里浪,高挂云帆横渡苍茫大海。深层寓意则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仍坚信能施展抱负的乐观精神。
三、创作背景与赏析
李白的这首诗作于受诏入京却遭权贵排挤,被迫离长安之际。诗中不仅有对个人遭遇的描写,更融入了历史典故,如“垂钓碧溪”“乘舟梦日”等,与古代贤人姜尚、伊尹的遭遇类比,凸显出诗人的豁达胸襟。而最后一句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则以磅礴的气势和坚定的信念,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。其艺术特色在于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双重表达,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坚韧。
四、现实引用
这句诗因其积极的意涵被广泛用于政治、文化领域。在2025年的中国“两会”报道中,这句诗被引用,寓意国家发展直面挑战、勇毅前行的决心。在现实生活中,这句诗也经常被用来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保持信念,勇往直前。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,都需要这种“长风破浪”的精神,勇往直前,才能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。这句诗也提醒我们,人生旅途虽然充满坎坷和困难,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,勇往直前,就一定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