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人-中国足球是真的没人了
中国足球人才断档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整个行业的关注。结合近年来的媒体报道和行业现状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其原因和表现。
一、青训体系的长期薄弱
长期以来,基层青训的投入不足,成材率相对较低,这使得优秀的足球苗子难以得到系统的培养和锻炼。由于欠薪问题的频繁发生,许多俱乐部梯队的建设不得不停滞不前。甚至有一些中甲球队,如陕西长安竞技等,因资金短缺而被迫放弃对青训的投入,这无疑加剧了人才断档的问题。
二、职业联赛生态的恶化
金元足球泡沫破裂后,许多俱乐部陷入了巨额亏损的困境,如恒大等俱乐部累计投入超过170亿元后选择退出,这使得投资方的青训投入意愿大幅下降。欠薪问题已经成为了常态,年轻球员的生存困境日益严峻。例如,外援德亚科努因半年未领薪水而解约的事件,就折射出行业的支付危机。
三、管理机制的缺陷
足协系统的腐败案件频频发生,陈戌源、刘奕等高层人物的落马,暴露出用人机制的扭曲,存在着任人唯亲、带病提拔的现象。教练选拔机制也备受诟病,一些教练如成耀东等被指责为“混子教练”,他们的战术保守,缺乏培养新人的能力。
四、人才断层的具体表现
老一代球员状态下滑严重,像武磊、张琳这样的标志性球员,其竞技水平已经明显不如从前,新生代球员未能顺利接棒。在国际赛事中,国青队的竞争力也大幅下降,近年来屡次败于曾经的冠亚军队伍,这让人不禁回想起2002年后的那段人才断档周期。
面对当前的系统性改革阵痛期,中国足球不仅要解决历史遗留的腐败问题,还需重建青训体系和职业联赛生态。要想在2025-2030周期实现人才复苏,我们必须加大制度改革的力度,持续投入行业资源,只有这样,中国足球才能迎来真正的崛起。这需要、俱乐部、球迷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,让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。